劉敦楨
劉敦楨(1897 09.19 - 1968 05.01),著名建筑學家、教育家,建筑史學家,中國科學院院士,字士能,號大壯室主人,1897年9月19日生,湖南新寧人。1913年考取官費留學日本,1916年入東京高等工業(yè)學校機械科,次年轉(zhuǎn)入建筑科,1921年獲學士學位。1922年回國任上海絹絲紡織公司建筑師,并與柳士英等肇建了第一所中國人經(jīng)營的華海建筑師事務所;1923年又與柳士英等創(chuàng)設了蘇州工業(yè)專門學校建筑科并任講師,為國家培養(yǎng)了首批建筑工程方面的人才。1925年任湖南大學土木系講師;1927年任中央大學建筑系副教授;1930年加入中國營造學社。劉敦楨著有《佛教對于中國建筑之影響》、《北平智化寺如來殿調(diào)查記》、《大壯室筆記》、《明長陵》、《大同古建筑調(diào)查報告》、《易縣清西陵》、《河北西部古建筑調(diào)查記略》、《河南北部古建筑調(diào)查記》、《西南古建筑調(diào)查概況》等論文,為中國古建筑研究樹立楷模,1933年任中國營造學社研究員兼文獻主任;1943-1949年在中央大學(現(xiàn)南京大學)創(chuàng)立中國最早的建筑系,任中央大學建筑系教授、系主任,工學院院長;1949-1968年任南京大學和南京工學院建筑系教授、系主任、中國建筑歷史與理論研究室主任。1951年當選南京市人大代表;1954年選為江蘇省人大代表;1964年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。1955年被任命為一級教授和中科院技術科學部委員。1956年參加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此外,還擔任全國和省、市建筑學會的理事、理事長等職。1957-1959年間,曾代表我國建筑界和文化界出訪波蘭、蘇聯(lián)和印度。“文革”期間,深受迫害,身心遭嚴重創(chuàng)傷,1968年5月10日含冤而逝,終年71歲。
劉敦楨所創(chuàng)辦的華海建筑師事務所,在上海等地做了多項設計。后來他又在長沙設計了湖南大學教學樓和市內(nèi)名勝天心閣,在南京設計了一批民用建筑以及中山陵前的光化亭、中央大學學生宿舍、食堂和中央圖書館閱覽樓等。1960-1966年,對南京瞻園的改建,是他最成功也是最后的建筑制作,也是他對園林研究的具體實踐。
劉敦楨在中央大學建筑系的建系方針為:綜合歐美與日本等國建筑學專業(yè)之所長,培養(yǎng)以建筑設計為主,加強建筑結(jié)構和建筑營造等工程知識,使其成為既具有廣泛的科學知識和較好的設計與表現(xiàn)能力,又能妥善解決我國實際問題的建筑師。并制定學制為4年,課程按學分計算。這些原則不但成為該系數(shù)十年辦學的依據(jù),而且還成為兄弟院校新建這一專業(yè)的重要參考。
劉敦楨對中國古建筑的辛勤研究和取得的成就,使他在學術界獲得了崇高的地位和聲譽。他在1933-1937年間在華北六省進行大量科研調(diào)查,共寫出論文、調(diào)查報告、讀書筆記等35篇,約65萬字;與其他學者合撰論文7篇,30萬字。他研究了我國古代官式建筑(宮殿、壇廟、寺觀......等)和“營造法式”、“工部工程做法”??谷諔?zhàn)爭期間,他對云南、四川、西康等地古建筑的調(diào)查,填補了我國建筑史上一大空白。1950年,他參加了南京市和江蘇省的文管會工作,對南京城內(nèi)外的古建筑和古墓葬,進行多次調(diào)查,寫出了修整或保護計劃。1952年,開始了對國內(nèi)傳統(tǒng)民居的調(diào)查和研究。1956年發(fā)表了專著《中國住宅概論》,在國內(nèi)學術界掀起了對這一領域全面開展研究的熱潮。后來,又開展了中國古典園林的研究,他率領助手們對蘇州大、中、小典型園林、詳細測繪,八、九年間繪制測繪圖紙2000余張,攝影2萬余幅,文字稿10萬余字。此項工作因“文革”而中斷,遺稿于1979年由他的助手和后人整理出版。出版后,蜚聲中外,又被譯成英、日文出版。他集中了建筑史學界和部分考古學界的老、中、青學術精英,主持、編寫了《中國建筑簡史》和《中國古代建筑史》,歷時7載,改稿8次,終于在1966年成書。該書至今仍是重要參考書,1988年獲全國高校優(yōu)秀教材特等獎。
劉敦楨一貫對工作認真負責,嚴謹治學,嚴于律己,誨人不倦,熱愛祖國,淡泊名利??箲?zhàn)前夕,日軍占領了東北和熱河,知道劉敦楨曾留學日本又有古建筑特長,要他去承德為偽滿整修避暑山莊,先給大洋10萬。他在日軍的威脅下,毫不猶豫地嚴詞拒絕。
劉敦楨畢生的科研成就,后人已將他的學術論文等匯編為《劉敦楨文集》4卷,由中國建工出版社出版。
劉敦楨1986年4月30日卒于南京。
簡歷
1897年9月19日 生于湖南省新寧縣。
1916?1921年 就讀于日本東京高等工業(yè)學校(現(xiàn)東京工業(yè)大學)機械科、建筑科,獲建筑工程科學學士學位
1922?1927年 任上海絹絲紡織公司建筑師、華海建筑師事務所建筑師、蘇州工業(yè)專門學校建筑科講師、湖南大學土木系講師。
1927?1933年 任南京中央大學工學院建筑系副教授。
1933?1943年 任中國營造學社專職研究員兼文獻主任。
1943?1949年 任中央大學工學院建筑系教授、系主任、工學院院長。
1949?1952年 任南京大學工學院建筑系教授。
1952?1968年 任南京工學院建筑系教授、系主任、兼中國建筑歷史與理論研究室主任。
1968年5月10日 逝世于南京。
主要論著
1 劉敦楨.佛教對中國建筑之影響.上海:科學雜志,1928,13(2).
2 劉敦楨.法隆寺與漢、六朝建筑式樣之關系補注.北平:中國營造學社匯刊,1932,3(1).
3 劉敦楨.北平智化寺如來殿調(diào)查記.北平:中國營造學社匯刊,1932,3(3).
4 劉敦楨.大壯室筆記.北平:中國營造學社匯刊,1932,3(3).1933,3(4).
5 劉敦楨.牌樓算例.北平:中國營造學社匯刊,1933,4(1).
6 劉敦楨.明長陵.北平:中國營造學社匯刊,1933,4(2).
7 劉敦楨.重修圓明園史料.北平:中國營造學社匯刊,1933,4(2,3,4).
8 劉敦楨.石軸柱橋述要(西安灞、?、豐三橋).北平:中國營造學社匯刊.1934,5(1).
9 劉敦楨.定興縣北齊石柱.北平:中國營造學社匯刊,1934,5(2).
10 劉敦核.易縣清西陵.北平:中國營造學社匯刊,1935,5(3).
11 劉敦楨.河北省西部古建筑調(diào)查紀略.北平:中國營造學社匯刊,1935,5(4).
12 劉敦楨.北平護國寺殘跡.北平:中國營造學社匯刊,1935,6(2).
13 劉敦楨.清皇城宮殿衙署圖年代考.北平:中國營造學社匯刊,1935,6(2).
14 劉敦楨.蘇州古建筑調(diào)查記.北平:中國營造學社匯刊,1936,6(3).
15 劉敦楨.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調(diào)查記.北平:中國營造學社匯刊,1937,6(4).
16 劉敦楨.河北古建筑調(diào)查筆記.北平:劉敦楨文集.第三卷,北京: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,1987:1?23.
17 劉敦楨.河南古建筑調(diào)查筆記.北京:劉敦楨文集.第三卷.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,1987:24?87.
18 劉敦楨.龍門石窟調(diào)查筆記.劉敦楨文集.第三卷.北京: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,1987:129?139.
19 劉敦楨.河南、陜西兩省古建筑調(diào)查筆記.劉敦楨文集.第三卷.北京: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,1987:140?156.
20 劉敦楨.告成周公廟調(diào)查記.重慶:國立中央研究院專刊,1939年5月。
21 劉敦楨.西南古建筑調(diào)查概況.劉敦楨文集.第三卷.北京: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,1987:320?358.
22 劉敦楨.云南古建筑調(diào)查記.劉敦楨文集.第三卷.北京: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,1987:359?401.
23 劉敦楨.云南之塔幢.四川南溪李莊.中國營造學社匯刊,1943:7.
24 劉敦楨.川、康之漢闕.劉敦楨文集.第三卷.北京: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,1987:429?442.
25 劉敦核.中國之廊橋.科技史文集.第二輯.上海:科學技術出版社,1979:9?13.
26 劉敦楨.六朝時期之東西堂.重慶:說文月刊,1944年第四卷.
27 劉敦楨.蘇州云巖寺塔.文物參考資料.1954年7月,北京:文物出版社,27?38.
28 劉敦楨.訪問印度日記.劉敦楨文集.第四卷,北京: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,1993.
29 劉敦楨.魯般營造正式?文物.1962年2月,北京:文物出版社,9?11.
30 劉敦楨.中國古代建筑史(教學稿).劉敦楨文集.第四卷.北京: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,1993.
31 劉敦楨.中國古代建筑營造之特點與嬗變.劉敦楨文集.第四卷,北京: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,1993.
32 劉敦楨.中國住宅概說.北京:建筑工程出版社,1957.
33 劉敦楨.中國古代建筑史.北京: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,1980.
34 劉敦楨.蘇州古典園林.北京: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,1979.
35 劉敦楨等.中國建筑簡史.北京:中國工業(yè)出版社,1962.
編輯:Aggie